Blog Grid 02
November 7, 2019 2019-11-07 7:40Blog Grid 02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復發風險有數計 知己知彼 及早籌備治療計劃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為香港十大癌症之一,其中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最常見的一種。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佔非何傑金氏淋巴癌30-40%,即香港每年可多達400宗新症。此病病程進展甚快,有機會在頸部、腋下、鼠蹊部等較容易摸得到的淋巴結位置迅速長出腫塊,或在身體其他器官的淋巴組織急速增生。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馬承恩醫生指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生長速度較急速的淋巴癌,臨床上曾有患者的淋巴結可在一至兩星期内脹大一倍。由於此病可迅速惡化,所以如出現可疑病徵,應該盡快求診。」 🌈約四成患者對標準治療無效或出現復發 現時,DLBCL的標準一線治療是抗CD20標靶藥物配合化療的治療組合。此治療組合約於20 年前出現,它的治癒率甚高,但仍有高達四成患者出現復發或對現行標準治療無效。馬承恩醫生表示:「大部份DLBCL復發個案發生於確診後首兩年,通常會在原發淋巴結位置復發,而復發後,病人需接受自身骨髓移植、化療或其他免疫治療作二線治療。」 🌈國際預後指數協助識別較高風險患者 雖然現時的標準一線治療治愈率很高,然而,仍有約四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患者對標準治療無效或出現復發3。隨著不同治療方案的發展, 患者可透過國際預後指數(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 …
把「追蹤導彈」加入一線治療 正面對付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把「追蹤導彈」加入一線治療 正面對付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可在數月內急速惡化 我們的淋巴系統有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由惡性淋巴細胞衍生出來的淋巴癌也種類繁多 例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
「多元新態度」抗癌關懷計劃
「多元新態度」抗癌關懷計劃 多方位支援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患者走過抗癌路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屬於侵襲型的高惡性淋巴癌,有高達四成接受現行標準治療的患者可出現治療無效或復發的情況[1]。近年,一線治療推陳出新,給帶有較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多一個治療選擇,惟患者未必能夠對治療完全掌握了解;再加上疾病給身體帶來的變化、對病情發展的擔憂,患者難免因此感到徬徨無助,心理也隨之承受巨大壓力,感到焦慮不安。 有見及此,香港骨髓移植復康會(髓康會)、同路人同盟與羅氏大藥廠合作推出「多元新態度」抗癌關懷計劃,為剛確診的DLBCL及B細胞淋巴癌患者免費提供多方位支援,克服治療到康復路上的困難,增加抗癌信心。 💬報名方法及查詢:WhatsApp: 6316 0566 (可按此展開WhatsApp對話) 🌈計劃特色: 多方位:邀請多方專家參與,涵蓋生理及心理,照顧患者不同需要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一線治療新突破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一線治療新突破 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組合 助精準消滅癌細胞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生長急速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為香港十大癌症之一,其中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最常見的一種,它可導致淋巴結腫脹,例如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常見淋巴結結集的位置出現腫塊,也可在體內任何淋巴器官發生,造成疼痛。此外,夜間盜汗、無故消瘦等都是病徵之一。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馬承恩醫生指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生長速度較急速的淋巴癌,臨床上曾有患者的淋巴結可在一至兩星期内脹大一倍。由於此病可迅速惡化,所以如出現可疑病徵,應該盡快求診。」 了解風險因素 以治癒及減少復發為治療目標 醫生會為可疑患者進行正電子掃描(PET Scan),去準確了解身體受癌細胞影響的範圍,並決定抽取組織進行活檢的位置,以確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確診後,醫生還會進行其他檢查,包括替患者病情分期及計算患者的國際預後指數(International …
「家支援Support+」應用程式,為在家護養的你增添多一份力量
為了能繼續支援社區內的晚期癌症病人和家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科籌備了應用程式「家支援Support+」, …
淋巴癌患者感染新冠更危險及早接種疫苗 防疫勿鬆懈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影響每一位市民,最新一波疫潮更導致逾百萬人染病,令市民大為恐慌,尤其是一班患有淋巴癌的病人,同時受病症及疫症夾擊,既擔心自己會染疫又怕病情有變,對應否接種疫苗亦疑慮多多,且讓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陳守仁為大家一一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