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September 16, 2021 2023-08-27 15:17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最常見的一種非何傑金氏淋巴癌, 全球約4成的非何傑金氏淋巴癌個案都屬此類29。它可發生任何年紀及性別人士身上,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屬於高毒性或急性,所以癌細胞生長快,病情可在幾個月內迅速惡化。

IPI國際預後指數
除了癌症分期外,醫生與患者都可以參考國際預後指數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IPI是根據過往臨床研究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從而找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預後因數。評估會包括年齡、腫瘤分期、血清LDH濃度、ECOG評分、淋巴結外受影響部位的數目為目前的預後指標30。

根據IPI評估後所預測患者的4年存活率和4年無惡化存活率:

0-1分: 屬預後良好,低風險
4年存活率為82%,4年無惡化存活率為85%
4年存活率
82%
4年無惡化存活率
85%

2分: 屬預後尚可,低風險
4年存活率為81%,4年無惡化存活率為80%
4年存活率
81%
4年無惡化存活率
80%

3分: 屬預後一般,中高風險
4年存活率為49%,4年無惡化存活率為57%
4年存活率
49%
4年無惡化存活率
57%

4-5分: 預後不良,高風險
4年存活率為59%,4年無惡化存活率為51%
治療方案
儘管癌細胞生長迅速,治療方案都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幫助患者在抗癌路上走得更遠,亦走得更舒適,
為淋巴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根據由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發行的
指引,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建議藥物治療方案如下31:

M-HK-00001333 valid until 21/08/2025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在治療期間,妳的醫生會建議定期進行不同的測試,以檢查治療是否有效並且有沒有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除了基本的臨床身體檢查,還可能會定期進行驗血,CT掃描,或PET/CT掃描檢查等等。
接受靜脈注射及皮下注射的比較:
患者除了可以選擇傳統的靜脈注射外,亦可考慮接受皮下注射。
新發展令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改善生活質素,亦可享受自己的生活。
靜脈注射 (Intravenous, 簡稱IV) | 皮下注射 (Subcutaneous, 簡稱SC) | |
---|---|---|
患者需要 | 需逗留於醫院或診所數小時 | 只需逗留於醫院或診所約半小時 (不包括等候時間) |
治療時間長,限制了患者的生活方式 | 治療時間較短,對患者的生活影響較少 | |
需刺入血管,或增加出現感染的風險 | 毋需刺入血管,入侵性較低 | |
專業護理需要 | 調配及注射時間約為150分鐘需要較多醫護人員時間 | 調配及注射時間約為10分鐘需要較少醫護人員時間 |
治療成效 | 研究指出,接受不同注射方式的群組,對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一線治療整體完全緩解率,兩者沒有明顯分別。 |

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不同, 詳情可向醫護人員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