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追蹤導彈」加入一線治療 正面對付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把「追蹤導彈」加入一線治療 正面對付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把「追蹤導彈」加入一線治療
正面對付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可在數月內急速惡化
我們的淋巴系統有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由惡性淋巴細胞衍生出來的淋巴癌也種類繁多 例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 。它是非何傑金氏淋巴癌 (non-Hodgkin lymphoma,NHL)當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本港每年大概有300-400宗新症。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李華醫生指出,DLBCL屬於高惡性高侵襲型的淋巴癌,部份DLBCL患者的病情可在短短數個月內急速惡化。
高達四成患者對標準治療無效或復發
目前,剛確診的DLBCL患者接受的標準治療是抗CD20標靶藥物加化療的治療組合,此一線治療方案已沿用了約二十年,亦有較高的治癒率。話雖如此,在完成一線化療組合之後,仍有約四成的病人會再度患上抗藥性或復發性的DLBCL,尤其是患者的年齡較大、多個淋巴結以外的組織受癌細胞影響、血液內乳酸脫氫酶(LDH)濃度較高的、第三或第四期患者、或ECOG評分較高,他們出現復發的機會也較高。
加入追蹤導彈「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組成新一線治療選項
醫學界一直努力不懈研究新的治療方案,希望可減低DLBCL患者面對復發風險。近年,醫學界嘗試在原來的標準治療上,加入「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與抗CD20標靶藥物加上化療成為雙標靶治療組合,作為DLBCL一線治療新選項。李華醫生解釋,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與傳統標靶藥物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它結合抗體和化療藥物於一體的藥物,它透過識別瀰漫性大B細胞上的CD79B抗原,把化療藥物帶到癌細胞,令癌細胞凋亡。李華醫生把抗體藥物複合體比喻為追蹤導彈:「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瞄準癌細胞後,攜帶著可殺滅腫瘤的藥物到達癌細胞的所在位置,才進行近距離破壞,便可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晚期DLBCL患者仍可以治癒為目標
李華醫生表示,淋巴癌與其他常見的實體腫瘤(solid tumor)如肺癌、腸癌及肝癌等等最大不同之處,淋巴癌患者病情即使已屆晚期,但仍有治療機會,即便面對高惡性淋巴癌如DLBCL,不少第四期DLBCL患者仍有機會在接受治療後可以痊癒。故此,李華醫生鼓勵不論任何期數的DLBCL患者,應積極面對疾病,以減少復發及增加治癒機會為目標,尤其是隨著治療選擇增加,DLBCL患者可以在了解個人病情後,選擇更適合的一線治療。
「多元新態度」抗癌關懷計劃增DLBCL患者抗癌信心
此外,DLBCL患者在面對疾病及治療對生活帶來的挑戰時,或會感到徬徨無助,感到焦慮不安,也不應輕言放棄,坊間也有不少資源可提供協助,例如香港骨髓移植復康會(髓康會)、同路人同盟與羅氏大藥廠合作推出「多元新態度」抗癌關懷計劃,便為剛確診的DLBCL及B細胞淋巴癌患者免費提供多方位支援計劃。這項計劃邀請了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及註冊營養師,以小組形式為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諮詢服務,協助他們積極面對治療及康復路上的困難,增加抗癌信心。報名詳情可瀏覽「淋危不亂」lymphoma.hk,或WhatsApp至6316 0566 (可按此展開WhatsApp對話)。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李華醫生參與的「多元新態度」抗癌關懷計劃,為DLBCL患者會提供多方面支援,提高管理疾病及健康的能力。
M-HK-00001180 Valid until 06/04/2025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 「多元新態度」抗癌關懷計劃: https://bit.ly/DLBCLprogram_intro
- 治療小貼士: https://lymphoma.hk/healing-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