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一線治療新突破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一線治療新突破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一線治療新突破
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組合 助精準消滅癌細胞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生長急速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為香港十大癌症之一,其中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最常見的一種,它可導致淋巴結腫脹,例如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常見淋巴結結集的位置出現腫塊,也可在體內任何淋巴器官發生,造成疼痛。此外,夜間盜汗、無故消瘦等都是病徵之一。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馬承恩醫生指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生長速度較急速的淋巴癌,臨床上曾有患者的淋巴結可在一至兩星期内脹大一倍。由於此病可迅速惡化,所以如出現可疑病徵,應該盡快求診。」
了解風險因素 以治癒及減少復發為治療目標
醫生會為可疑患者進行正電子掃描(PET Scan),去準確了解身體受癌細胞影響的範圍,並決定抽取組織進行活檢的位置,以確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確診後,醫生還會進行其他檢查,包括替患者病情分期及計算患者的國際預後指數(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以便評估患者的病情;也會視乎情況替部份患者安排BCL-2、BCL-6及MYC基因突變檢測。馬承恩醫生補充:「倘若患者病情屬於較後期、IPI指數較高或帶有多個基因突變,均顯示患者的病情較惡,復發機會較高。」
事實上,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治癒率甚高,卻仍有多達四成患者在完成一線治療後出現復發。馬承恩醫生指出,復發患者可再接受其他治療控制病情,例如使用化療或自身骨髓移植,但它們的毒性較高,且後線治療一般預後較差,故此如何減少復發機會也是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治療目標。
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瞄準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過往,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藥物,以標靶藥物及化療為主,近年有其他針對淋巴癌的藥物出現,包括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它是一種透過技術把瞄準CD79b的抗體及化療藥物結合在一起的藥物 (簡稱:抗CD79b ADC)。由於CD79B抗原是B淋巴細胞上獨有的蛋白,因此抗CD79b ADC可以準確找出及進入癌細胞,然後直接在細胞內釋放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卻同時把對周邊正常細胞的影響減至最低,原理就如追蹤導彈一樣,先瞄準敵人位置再進行破壞。最近,它與傳統抗CD20標靶藥物配合化療成為新的治療組合,並已獲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批准用作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的一線治療,讓患者多一個治療選擇。
接受治療前接種疫苗減感染
馬承恩醫生寄語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患者,目前治療推陳出新,在療效上不斷得到改善,所以患者毋需諱疾忌醫,確診後與醫生商討合適的治療方案,並在治療前接種疫苗,例如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減低在治療過程受到感染的機會,那麼患者仍有相當的勝算。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馬承恩醫生指出,近年出現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可以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細胞作出精準攻擊。
M-HK-00001038 Valid until 05/12/2024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