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師話你知:治療淋巴癌之餘,如何應對副作用?

藥劑師話你知:治療淋巴癌之餘,如何應對副作用?

post0002

淋巴癌分為何傑金氏淋巴癌非何傑金氏淋巴癌,後者又有細分多種類型,最常見就有濾泡性淋巴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講師周睿博士早前就在同路人同盟主辦的網上分享會,介紹針對淋巴癌的治療方案,乃至其副作用和處理方法,不如我們一齊了解一下。

放射治療 (電療)

當體內的淋巴結同時出現兩個淋巴癌時,就可以利用放射性治療的方法,以高能量射線來破壞癌細胞,把淋巴瘤縮細,令進行手術時更易切除,治癒機會也越大。

原理:利用高能量放射線殺死癌細胞,以縮小腫瘤或減輕腫瘤引致的痛楚。

副作用:使用電療的方法來處理淋巴瘤的副作用通常與治療位置有關,例如:

● 受照射的皮膚會看似被陽光灼傷,照射位置如靠近頭、頸、胸會出現吞嚥困難;如靠近腸道則可能伴隨噁心

● 如電療位置較大就會因血球數量下降,而使身體虛弱、容易受感染、失血、瘀傷。

不過,總的而言,這些症狀與淋巴癌化療的副作用相比較輕微,而且它們一般會隨著電療結束而改善。

化學治療 (化療)

化療是治療淋巴瘤的方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雖然病人或會有頭髮脫落、作噁不適等副作用,但化療藥物能安全並有效地將淋巴癌細胞縮細,因此能提升病人的治癒機會。

原理:抗癌藥物經口服或靜脈注射進入病人身體後,會走遍全身,因此毒性影響範圍相對較大。化療的關鍵是其足以殺死癌細胞的毒素,但這些毒素也會攻擊體內其他健康細胞,尤其是分裂速度較快的細胞,如毛囊細胞、口腔組織等等,亦會使血球數量下降。

副作用:淋巴癌患者在接受化療期間可能會有脫髮、口腔潰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副作用,但這些症狀大多會在療程結束後消退。不過,醫療團隊包括醫生、藥劑師、護士,在過程中會監察病人情況。若副作用實在太嚴重,便會調低用藥劑量或暫停療程,亦會因應情況為病人另外處方可減輕副作用的藥物,紓緩不適

此外,體內白血球過低亦會使病人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淋巴癌患者在化療期間需要份外留神,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感染

  1. 注意個人衛生,如多洗手、戴口罩;
  2. 避免到人多的場所;
  3. 避免接觸潛在感染源頭,例如有可能含有黴菌的植物或土壤
  4. 食物要徹底煮熟,避免生食或食用半熟的食物

萬一真的不幸發生感染,醫生進行下次化療時,會考慮為淋巴癌患者使用「升白針」,加快白血球生長速度,減少再次感染的風險。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是近期開始流行的治療淋巴瘤方法;與普通化療和標靶治療不同,免疫治療的目標是提高個人的免疫系統,刺激體內的淋巴細胞去攻擊癌細胞,因此其長遠的副作用亦會較少,更加可以與化療同時進行,能夠大大提高治癒淋巴癌的機會。

原理:透過加強病人的免疫系統,從而殺死癌細胞,或減慢其生長速度,療程中使用的標靶藥物也就是人工製造的抗體。現時常用於治療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的,分別是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及阿托珠單抗(obinutuzumab)。

另外,新一代免疫治療藥物亦已面世。Polatuzumab vedotin是抗體-藥物偶聯物,是由靶向CD79b單克隆抗體及化療藥MMAE兩者結合而成。比起單獨使用化療藥物,抗體-藥物偶聯物帶來的副作用要輕微得多,一般為血球計數低、身體乏力、發熱、食欲不振、腹瀉、肺炎,醫生亦會在用藥前先為淋巴癌病人處方止痛退燒藥(如撲熱息痛)和抗組織胺藥,預防以上的副作用。

此外,由於部分病人有可能會在第一次用藥後,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如呼吸困難和低血壓,醫護人員會在注射後密切監察病人的身體狀況。

周睿博士的話:只要你有需要,幫助其實有很多

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癌症治療日益高明,越趨精準有效,減輕在治療淋巴癌時的副作用的對策也愈來愈多,周博士表示:「其實現時我們使用的化療和免疫藥物,不少都有藥物資助計劃幫助病人及家屬減輕經濟負擔,特別是我剛才提到的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和阿托珠單抗(obinutuzumab)都有資助, 所以大家有需要幫忙,其實社會上有不同機構設有不同計劃提供援助,為病人提供藥物資助。」

醫學資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講師 周睿博士提供
想更深入了解周睿博士的分享 可以到以下影片重温:

M-HK-00000438 valid until 11/07/2023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想瀏覽其他醫生訪問文章,請按<文章概覽>

➤想瀏覽更多濾泡性淋巴癌,請按此

➤訂閱YouTube頻道


Article is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