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何傑金氏淋巴癌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可根據癌症的起始細胞類型分為三大類別:B細胞淋巴癌、T細胞淋巴癌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淋巴癌。當中以B細胞淋巴癌佔多3

B細胞淋巴癌較T細胞淋巴癌常見3,9成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患者都屬此類。

B細胞淋巴癌又細分許多類型15:

最常見的類型較少見的類型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 濾泡性淋巴癌
  • 淋巴結外邊緣區淋巴癌(又稱邊緣區淋巴癌)
  • 套細胞淋巴癌
  • 伯基特淋巴癌
  • 原發縱隔大B細胞淋巴癌
  • 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癌
  • 脾邊緣區淋巴癌
  • 小淋巴細胞淋巴癌
  • 淋巴漿細胞淋巴癌(又稱沃爾德斯特隆巨球蛋白血症)

惡性分高低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可根據癌症的生長及
擴散速度而分成低惡性和高惡性2大類3:

惡性度分類生長速度最普遍的種類
低惡性(或稱為慢性)較慢濾泡性淋巴癌
高惡性(或稱為急性)較快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T細胞/NK細胞淋巴癌較B細胞淋巴癌罕見,可細分為幾類型15,28:

  • 周邊T細胞/NK細胞淋巴癌
  • 皮膚淋巴癌(包括蕈樣肉芽腫和紅皮症)
  • 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
  • 血管免疫母細胞T細胞淋巴癌
  • 淋巴芽細胞型淋巴癌(通常為T細胞型/NK細胞型,但亦有B細胞型)

T細胞/NK細胞淋巴癌在香港較為罕見,如您想知道更多,請向您的醫生查詢。

如果醫護人員對以上檢驗的結果有懷疑或患者為較特別的案例,醫生有可能進行深入檢驗,例如:淋巴管顯影檢查(又稱淋巴顯影檢查),靜脈尿道顯影檢查(簡稱IVU或IVP)或磁力共振掃描(MRI)11

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的治療選擇

最常見的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是慢性的濾胞性淋巴癌和急性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而慢性與急性的治療目標各有不同,醫生會根據癌症的類型和階段,以及患者的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去共同訂立治療目標,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而隨著科技發展,治療的選擇亦變得多樣化,除了傳統化學治療外,亦有免疫治療可供選擇。
gp00012
gp00015
gp00017
gp00020

治療副作用17

每種治療選擇都有不同的副作用,其程度及時效亦有所分別,較常見的有:

脫髮

腹瀉

噁心及嘔吐

血細胞數量減少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受感染

若出現以上等等身體不適的徵狀或想了解更多不同治療選擇會引致的副作用,請向您的醫護人員查詢。